我们为什么需要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技术是在现代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拟人化智能技术等基础上,通过智能化的感知、人机交互、决策和执行技术,实现设计过程、制造过程和制造装备智能化,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装备制造过程技术的深度融合与集成。这是我国《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给出的智能制造定义。智能制造应充分理解客户深度定制带来的柔性化生产的特殊要求,这种要求需要一个充分发达的人工智能来自行决策生产的要素、流程和工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协作的进一步深化,产品出现了个性化、定制化和绿色化等特征。个性化产品要求生产线变成柔性化生产线,生产线可以根据产品动态地配置生产资源。产品在全部生命周期内都可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即产品在设计、制造和运作过程中都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代表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般认为提高效率、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柔性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中国制造目前面临产业升级压力、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和能耗排放压力等,提高制造业的附加值、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实现产业升级是刻不容缓的,同时也是中国制造业的机遇。
现有工业管理模式落后、缺乏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所以现有的工业管理体系无法从根本上满足产品柔性化的需求。当前制造业面临各种困难,解决这些困难也是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的关键。
1、现在的制造业存在过程不透明的现象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指令基本靠人工发布,关键装配信息仅凭工人经验,这种现象就对应信息发布手段落后的情况。靠现有的ERP和人机系统采集数据十分不方便,信息的实时性和可视化程度很差,数据也很容易丢失。这种信息非实时性会导致信息不能实时地反映到系统中,导致各个车间按照不同的标识管理物品。而且因为信息沟通不及时导致各个车间的生产环节不能及时进行通信,也不能根据实时信息进行生产过程的全局优化。
2、生产过程难于优化
经常因物料供应或下游生产能力等问题影响设备利用率,降低产能。生产车间的设备利用率常低于70%,总装车间的关键装配切换十分频繁。完全手工生成配料清单,因工作量大,容易出错,且信息严重迟滞,导致物料配送经常短缺。流水线过程无历史记录,因此无法追踪问题。
3、多种信息系统无法有效集成构成了信息孤岛
各种系统种类繁多,但仍然无法进行有效的数据交换,信息之间相互孤立,所用的信息体制差别巨大。如物料管理存在编码不统一的情况。
4、无自动化的仓储管理系统
人为进行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很多。人工搬运、人工进行库存盘点存在安全隐患,易出错误,劳动力成本高,而且信息难于追溯。了解更多物联网RFID信息,欢迎持续关注andea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