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的发展规划
在“十二五规划”中重点提出要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并做大做强,在《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由此看来,我国在智能制造方面的规划部署渐渐成形。
我国将发展智能装备,组织实施智能制造重大工程;加快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建设,力争到2018年实现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43%,培育100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推进工业云、工业领域大数据中心建设等工程;促进服务型制造,到2018年培育一批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领军企业。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的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重点落实《中国制造2025》并主攻智能制造,要加紧制定“1+X”实施方案和规划体系,组织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等重大工程,努力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以实现重大产品和成套装备的智能化为突破口,以推广普及智能工厂为切入点,以抢占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主导权为核心目标,加快提升制造业产品、装备及生产、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在国务院发布的《“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中还提出“互联网+协同制造”的概念,主要内容包括: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其中第一条就提倡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以智能工厂为发展方向,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加快推动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进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和基础数据共享。着力在工控系统、智能感知元器件、工业云平台、操作系统、工业软件等核心环节取得突破,加强工业大数据的开发与利用,有效支撑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构建开放、共享、协作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明确了具体的目标与任务,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智能制造方面已经开始布局并进行顶层设计。相关政策发布后不久,工信部便于2015年6月3日公示了智能制造专项项目,94家公司的相关项目入选,这也标志着智能制造专项项目正式启动。具体来看,公示的智能制造专项项目名单中包含了多家A股上市公司,有:青岛海尔、四川长虹、振华重工、海信电器、陕鼓动力、许继电气、正泰电器、特变电工、全柴动力、劲胜精密、长安汽车、宇通客车、上海电气、江淮汽车、利欧股份、川仪股份、汉威电子。这些专项不仅作为国家政策实施的重要抓手,也成为智能制造未来发展的重要载体。